商城县地处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带,气候温和,四季分明,雨量充沛,雨热同季,无霜期长,光照充足。属国内性湿润季风气候,兼有南北气候之优点。灌河流域自南向北贯穿全县,渠道固始、淮滨汇入淮河。灌河两岸环山,山清水秀,即便大旱,河水也不断流。河水...

商城县地处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带,气候温和,四季分明,雨量充沛,雨热同季,无霜期长,光照充足。属国内性湿润季风气候,兼有南北气候之优点。灌河流域自南向北贯穿全县,渠道固始、淮滨汇入淮河。灌河两岸环山,山清水秀,即便大旱,河水也不断流。河水中鱼、虾、水草等浮游动植物品种较多,成长旺盛,就连河边野草也四季长青。河的上游、下游均无工矿企业,河水不受工业污染。商城麻鸭成长在灌河两岸,当地农民习惯在河边搭起鸭棚,将鸭子赶到河里,让其捕捉水中浮游动植物,辅以没加工的稻、麦。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,加上长期品种的进化,形成了商城麻鸭的独有特质: ⑴褐麻色。母鸭眼上有1条黄或白眉,虹彩褐色,啄青黄,胸腹色略浅,趾为黄红色;公鸭颈上部为黑色发绿光,翅尾部有少量黑色,胸腹部多为白色; ⑵易饲养。该品种耐粗饲,适应性强,长期无重大疫病; ⑶成长快。当年35月孵出的小母鸭,到了秋天就可产蛋。每只鸭年产蛋80120枚,平均蛋重63.2克; ⑷肉质好。用河水佐以当地小萝卜温火炖出的鸭汤,清、香、甜、可口,堪称一绝; ⑸药性强。商城麻鸭的肉、蛋都具备清热泻火效果。民间治疗火热之症常常喝鸭汤、吃鸭蛋,成效明显,所以得名药鸭。 ⑹效益高。商城麻鸭因长期生活在河边,吃的是地道的麦、稻,饮的是洁净的河水,生产的肉、蛋属绿色食品,加之它的肉质细嫩,高蛋白、低脂肪,已成为城乡居民最佳选择的食品。因此在市场上,每只鸭蛋价格高于其它品种0.10.2元,每公斤活鸭高于其他品种12元。 因有上述特征,省、市业务部门多次到商城考察麻鸭生产,将商城麻鸭列为地方优良品种,进行保种选育。
2001年6月,中央电视七台专门到商城拍摄麻鸭生产过程,制成专题片,在央视七台开办的《致富经》栏目中多次播放。专题片播出后,全国各地前来联系麻鸭种苗的人、函、电话络绎不绝,一时间,商城麻鸭成为抢手货。 商城麻鸭主要分布在灌河流域的河凤桥、上石桥、白塔集、武桥、李集、丰集、鲇鱼山、三里坪、双椿铺、鄢岗等乡镇,有2万多个农户养鸭,年饲养量在300万只以上,其中种鸭5万只,养群鸭3000只以上的大户120个,养种鸭1000只以上户30个。已建淮南麻鸭良种场1个,年饲养种鸭2000只,并通过选育,固定3000只的核心鸭群。麻鸭加工从1983年开始,先在丰集乡打造板鸭场,当年建场当年投产,出口板鸭1.5万只,1985年底丰集、鄢岗、四顾墩3乡(镇)共建起板鸭加工厂5个,羽绒加工厂2个,羽绒棉服装厂1个,年加工板鸭10万只,羽绒2万公斤,羽绒棉服装1万件,出口板鸭4.5万只,形成了从良种繁育、孵化、饲养、板鸭、羽绒、羽绒棉服装加工系列化,促进了当地经济进步。
1990年将来,乡办板鸭厂停产,改由农户专业加工。在丰集、河凤桥、四顾墩等乡每年都有几十家农户从事板鸭加工,年加工板鸭在20万只以上。
2003年对商城麻鸭商品进行系列开发,开发新品6个,试产销售商品5万元,并在武汉、郑州、信阳等地开设窗口,以拓宽麻鸭销售范围。
转载请注明来源:
中国特产供求网 »
商城麻鸭:https://www.wzhile.com/news/202504/21/2280.html